知否知否 應是建陽建盞
2019-02-20 10:17:25??來源:今日建陽 責任編輯:王俊杰 我來說兩句 |
分享到:
|
“《知否》里建盞的出鏡頻率,細細算起來,比主角出現的頻率還要高。感覺古人的生活比現代人風雅很多,所以我一回到建陽就特意來挑選幾只建盞,帶到公司去送給朋友。”剛從廈門回到家鄉建陽的鄭偉對筆者說,《知否》演繹出了宋代生活的鮮活畫卷,劇中關于建盞的鏡頭,是整部劇的一個亮點。 如今,建盞借力電視熒幕,正在堆砌出一個令人賞心悅目的整體,觀眾不必看出非遺技藝,但也能夠體會到電視劇中點茶和賞盞所呈現的美感和文化底蘊。 “工匠精神”鑄造品牌 深挖建盞文化潛力 “多好的茶盞啊,建陽過來不容易呢!”這句臺詞里說的建陽,位于福建省南平市,是建盞的發源地與產地。在2017年,建陽就被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授予“中國建窯建盞之都”稱號。而《知否》劇中所用到的一千多個建盞道具及衍生產品,都是由來自建陽的春盞建窯、華生建盞、盞上千年這三家合作伙伴建盞企業提供的。 近年來,建陽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資源,深挖建盞文化潛力,以技術革新、工藝創新驅動發展活力,以“工匠精神”打造“建窯建盞”品牌,并將建窯建盞的傳承保護作為興業根本,結合朱子文化、宋慈文化、建茶文化、建本文化,鑄造建陽建盞文化城市品牌金名片。 走進《知否》電視劇官方合作伙伴之一的華生建盞的工坊,建窯建盞燒制技藝傳承人陳玉鋒,按照煉泥、拉坯、上釉等不同的工序,工坊被精細地分隔開來,多臺電燒機正在燒制建盞,陳玉鋒根據秒表的提示音,向電燒機投入成段的松木,霎時騰起熊熊的火苗。 “砰!砰!砰!”12只剛剛出爐的建盞,被陳玉鋒用錘子一個一個親手敲碎。走過十多道工序,歷經十多個小時淬火的建盞,可能只是因為一小塊盞沿的破損,就無法被擺上貨架,這是建盞“匠人”自覺的職業操守。 建盞研究專家謝道華分析說,目前的建盞燒制工藝在很多方面已不輸宋代,電燒技術的普遍推廣大大提升了成品率、精品率,在器型方面也不斷創新,使建盞從單一的陶瓷品,轉化為了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工藝品。目前,除傳統茶盞外,還有吉祥物、“建盞+文具”、“建盞+飾品”、“建盞+茶具”等全新的各類文創產品,深受大眾喜愛。 對于建盞文化的復興,《知否》電視劇官方合作伙伴之一的春盞建窯負責人、建窯建盞燒制技藝傳承人謝松青感同身受,“建盞早期不被市場承認,提著一大袋子到北方去賣,都賣不上價錢。”與如今的供不應求相比,謝松青說,“我們要秉持‘工匠精神’,要精益求精抓質量,做好建盞這塊金字招牌。” 2018年7月,中國南平“武夷品牌”建設發布會在南平武夷山舉行。會上,南平市地理標志品牌價值評價結果發布,其中,建盞以151.8億元的品牌價值,位居榜首。截止目前,建陽共注冊建盞企業有2345家,從業人員2萬多人,產值16.5億元,產品盛銷全國及美日韓、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 如今,建盞作為建陽區代表性的文化符號,正熠熠生輝。(鄧忠衛 丁曉雄) |
相關閱讀:
- [ 02-18]建窯建盞的前世今生
- [ 02-16]建盞成為中國之國禮并成為外國之間之國禮
- [ 01-03]建陽舉辦建盞行業手工職業技能競賽